华体会(hth)网页版-登录入口
400-900-8885

【公共基础知识题库】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(2025.02.06)

1. 甲借给乙100万元,约定利息为1万元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:

A.该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

B.该借款合同是无偿合同

C.该借款合同中双方属于双务合同

D.该借款合同自甲乙口头达成一致时生效

1.【答案】A。解析: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属于实践合同,自交付借款时生效。甲乙属于自然人,因此A说法正确,D说法错误。甲乙之间约定有借款利息,因此该借款合同为有偿合同,B说法错误。出借人提供借款给借款人时合同才生效,提供借款不属于合同的义务。因而,有偿借贷合同只有债务人有还本付息义务,而债权人无对价义务,因此自然人的借款合同为单务合同,C说法错误。故本题答案为A。

2. 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方针。下列关于科学立法的说法错误的是:

A.科学立法是立法质量的基础

B.推进科学立法的前提是加强法的实施

C.科学立法有利于促进良法善治的整体性目标

D.科学立法是破解立法领域突出问题的关键所在

2.【答案】B。解析:本题考查科学立法的意义。科学立法是加强法的实施的前提。A、C、D三项说法正确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
3. 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成立的条件,表述错误的是:

A.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符合法定资格条件

B.行政行为必须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行为

C.行政行为必须合法

D.行政行为必须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

3.【答案】C。解析: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的作出或者形成。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:(1)行为的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,或者法律、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,即主体要件。(2)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产生、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,并有追求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,即主观方面的要件。(3)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职责的行为,即由一定的外部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客观行为,即行为成立的客观方面要件。(4)功能要件,即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、变更和消灭。C是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,而非成立要件。故本题答案为C。

(责任编辑:李明)

直播公开课
网校师资
会员免费专区
会员特惠专区

日利奇之5-20下,学生用户胡

  • 年度会员年度会员 ¥68
  • 终身会员 ¥198
尊享12大会员特权
  1. 好课免费

人工咨询

全国统一咨询热线

400-900-8885

课程咨询请按1
售后服务请按2
9:00-21:00 节假日不休

商务合作

企业微信

微信扫码添加

考编考证必备小工具
华体会(hth)网页版,登录入口小程序
精选免费公开课
华体会(hth)网页版,登录入口视频号
中公教育官方网课平台
华体会(hth)网页版,登录入口极速版APP
资讯答疑试题
华体会(hth)网页版,登录入口公众号

Copyright©2000-2023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.All Rights Reserved

京ICP备10218183号-41 京ICP证161188号 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664号 电子营业执照